第一百一十六章 拆骨为笔-《赤心巡天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那一次是在追查邪教妖人的任务中。

    在离开唐舍镇之前,张临川非常随意地这么感慨了一句。

    当然后来他已经知道,张临川本人,正是彼时他们所追查的那些邪教妖人的头领级人物。

    那一次唐舍镇之行,也就有了更多的试探、审视的意味。彼时张临川的冷酷人格,就藏在‘张临川师兄’这张面具之下,冰冷地注视着他。

    看着他如何愤怒,如何发狂,如何拼命。

    为白骨道最后的行动清查隐患,并随时有顺手将他碾死的可能。

    这些过往的画面,如今想来,简直让人脊背发凉。

    但在彼时彼刻,听到张临川的那句感慨时。

    他是真切的沉默了。

    那时候他在想,张师兄那样的人才,出身那般好,天赋那么好,竟然也对未来那么焦虑,那么不安,那么急切……他姜望有什么理由懈怠呢?

    那一句话,那一刻的心情,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,都被他用来鞭策自己努力。

    现在来说,彼时那一句无意间的感慨,的确是张临川的心情。

    他的确是那么有紧迫感的一个人,所以才有后来的虎口夺食、与神相争。才有了在短短几年时间里,就疯狂蔓延开来的无生教。

    他一边发展无生教,一边还替换了雷占乾,如这般为自己布下的后路,还不知有多少。

    这些年来的光阴,他的确没有一刻虚度。

    姜望此刻想起这句话,好像更了解了张临川一些。

    从对变强的渴望来看,他们又何尝没有共通之处呢?

    变强……

    姜望心中灵光乍现。

    张临川不会做无意义的事情,张临川现在最重要的事情,肯定是恢复他自己真神的境界,甚至往更高处迈进。

    归根结底,实力才是应对一切的根本。

    神祇四境,假神、真神、阳神、尊神。

    每一境踏出,都是天地之别。

    张临川被凶屠隔世一刀斩落,现在只能算得上个假神、毛神。

    无生教覆灭,一度遍及天下的数十万信徒,死的死、退的退、囚的囚。于信仰之上,他已经完全没有希望。除非再给他几年时间,让他再立新教,卷土重来。

    那么他去魏国做了什么?

    第一,屠了一座小镇。第二,血书挑衅魏国,掀起他个人对一个国家的报复。

    于第一点,联系到白骨道献祭枫林城的旧事,再联系丹国发生的人丹事件,事情似乎不难理出一个脉络——

    张临川很有可能靠杀人在恢复力量!

    或是献祭,或是吞噬,或与那神秘莫测的无生世界有关。

    于第二点,张临川以血书昭示自身恶行,扬言报复魏国,很有与天下为敌的气魄。

    如尹观以咒术成道一般。张临川是否拥有某种利用仇恨的修行秘法?会不会越多的人仇恨他,他就能够汲取越多的力量?

    这些都是姜望自己的揣测,他也在思考,于这些可能之下,他的应对。

    同时,关于张临川的最新消息,和由此展开的一些猜测。他都及时地写成信,通过太虚幻境发与重玄胜。

    毕竟“一人计短,一胖计长。”

    重玄胜在临淄总览全局,或许能有更清晰的思考。

    截止目前为止,张临川的雷法,张临川类似于“七魄替命”的神通,乃至于他在燕云山地宫所展现的种种,姜望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了。

    而最让人关注也最神秘的,始终还是那个独为张临川所掌的无生世界。

    截止目前为止,天下列国已经捣毁了所有公开设立的无生教分坛,什么七十二地煞使者,全都死得七七八八。诸如护教法王,也是死的死,藏的藏。但仍然没有任何人能够说得清,无生世界的具体情况。

    人们唯独知晓——

    无生教所有的神恩,都以无生世界为桥梁。但张临川作为神主,从来只是单方面的降临。无生教徒心心念念、企盼死后永存的无生世界,从未在生者面前显露真颜。

    现在不难发现,在建立无生教之初,张临川就做好了切割所有教徒的准备。

    是天性谨慎使然,还是他早就预见到了这一天?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魏国在长河南岸,承接了小段黄河河岸,更将整个长河第七镇、第八镇之间的河岸线,全部囊入国土。

    所谓“狴犴负屃乃魏门户,长河万里是孤缠腰。”

    当今魏帝昔为太子之时,登上望江楼所发出的这声感慨,至今为时人所颂,以为雄主之声。

    魏国与景国隔着长河遥相对峙,与宋国之间隔着一个龙门书院,而东望故夏,南眺雄楚。

    可以说是处在四战之地,四面都无弱手。没有一定的实力,必不可能站得稳。

    或许也正是因为如此,养成了魏国百姓剽悍的民风。民间好私斗,士卒上阵,也往往是悍不畏死。东郭豹在观河台上亡命死战,便是一个掠影。

    还有一个特殊的地方在于,在武道尚未开辟出一条完整道路的现在,魏国是第一个全面推行武道修行的国家!

    现世几乎所有修行者,在成就超凡之前,都会修武锤炼体魄。但超凡之后的武道,从来不是一条坦途,至今也不算完整的大道。

    在吴询的一力主持之下,魏皇敢为人先,将武道推为修行主流。由此使魏国成为了天下列国间,一个特殊的所在。

    但效果也未见得多好,自全面推行武道以来,魏国国力甚至是有所衰退的。

    盖因现在的修行主流,已是经过了历史验证,得到了历代无数强者完善的。在各国各地,都有深厚的底蕴。每一个修行关隘如何,都有无数种解决办法。

    而武道的终途都还在摸索当中,沿途坎坷疏漏更是不能尽述,哪个有志于未来的修行者,不怕自己走错了路?

    且看道历三九一九年的黄河之会,魏国上场的东郭豹和燕少飞,都不是武道修者,由此就可以看到,魏国的这个选择,大约是不够坚实的。

    不过当代魏帝显然也是乾纲独断的人物,坚信武道才是未来,根本不肯改变国策。

    魏武卒乃是天下闻名的强军,在吴询的统帅之下,威震南域。而吴询也是坚定地执行自己的想法,近些年来,逐步以潜修武道的军官替换各级,要打造一支全武道的强军,以合“武卒”之名。

    被替换下来的固守原路的修行者,则是全部并入到另一只军队中。说是也当做强军培养,但实际资源远不如魏武卒。

    毕竟魏国的国力就在那里,如何供得起两支天下强军?

    不管怎么说,魏帝和大将军的意志非常坚定,朝野未有可阻。

    由吴询亲自编撰、魏皇加以补充的《武道通典》,也是通行魏国各级武院,成为魏国年轻修行者必修的一部武籍。

    如果说王骜是最多人认可的现世武道第一人,那么本为兵家出身的魏国大将军吴询,在天下武道修士间,则是坐三望一的人物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