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23章 建厂-《变身倾世长生仙,我以医术救世人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水梁山与外地不同,外地遭遇自然灾害时,水梁山凭借独立的商业运作,可避开此类风险。就拿去年南州府的粮灾来说,当地百姓温饱难继,而水梁山中,许多人依旧衣食无忧。

    自官府失去话语权后,水梁山沦为贼匪、商户、武林门派的地盘,老百姓为求生存,大多依附于这些势力,纯正的农户几乎没有。想要招募工人,就得从这些势力手中抢夺人力,难度着实不小。

    即便如此,苏尚咬了咬牙,最终还是点头应允:“范大东家放心,你只管建厂,工人我来想办法。在此之前,我想了解一下,你能给工人怎样的待遇?”

    范海琴闻言,从怀中掏出一块怀表递给苏尚。见苏尚面露疑惑,她解释道:“这是洋人的物件,主要用于查看时间。你看,上面有二十四个数字,将一天分为二十四个时辰。按照中原的算法,一个时辰等于两个小时……”

    苏尚拿着这个新奇的物件,一边听范海琴讲解,一边仔细打量。

    “工人每日需为我劳作五个时辰,以半个时辰为一单位计算,我会支付每半个时辰四文钱的报酬,即每日四十文。这是普通工人的收入。厂里还有许多技工岗位,若工人懂机关术、识字,报酬可从四文提高到六文甚至更多,这便是我目前能给出的待遇。”

    起初,苏尚并未太过在意,可当听到范海琴给出的酬劳时,不禁倒吸一口凉气。她思索着,如此算来,普通工人每日至少有四十文收入,这对百姓而言,诱惑之大,堪比文人渴望考取功名,更不用说那些报酬更高的岗位了。

    这无疑能激励人们努力进取,是个相当不错的制度与想法。范海琴的这套做法与中原传统大相径庭,暂且不论是否能适应中原市场环境,单从当下中原百姓的角度来看,远比当佃户或苦力挣钱。

    “此话当真?”苏尚再次确认。范海琴端起茶杯,轻抿一口,随即点头:“自然,我在中州开办的厂子便是如此。

    那里的薪资比此处还要高些。你身为苏家小姐,若不信,大可派人去打听我范氏衣行,人人都争着抢着要进去做工。”

    苏尚迟疑片刻,反问道:“我信你。可若每个工人每日固定收入四十文,两百个工人,每日支出便是一笔巨款,你当真有利可图?”范海琴放下茶杯,笑着说:“实不相瞒,我家也是经商的。夸张些说,我爹的生意规模,不知比你们苏家大上多少倍,富可敌国。大秦帝国连年征战,恐怕国库都比不上我家富有。不过,钱财这东西,永远赚不完,对我而言,够用即可。而且我并非热衷于经商,只是不得不为之。其他事我便不多说了,我给出的条件就是这些,苏县令,你先考虑清楚,两日后给我答复,过期不候。”

    言罢,范海琴起身,带着众人离开。走出衙门时,周边不少江湖散人投来目光,范海琴全然不顾,带着十余名强壮的洋人壮汉向河边走去。

    回到舱室,范海琴一头扑到柔软的床上,抱着枕头翻了两个身,想起临行前与李白的交谈,不禁有些抓狂。

    眼前浮现出李白那张雌雄莫辨的脸,她咬牙切齿道:“可恶的家伙,没想到这里如此混乱。要是厂子建不起来、运作不了,我这辈子都不想再见到你了……”

    县衙议事厅内,苏尚依旧沉默不语。范海琴的到来以及她给出的条件,本是极好的消息。然而,对其他势力而言,范海琴此举无异于公然挑衅。

    此刻,他们已然成为敌人,而自己代表朝廷与范海琴合作,也被卷入其中,明争暗斗,终究要摆到台面上来。

    “我实在不愿看到有人丧命啊……”

      

    


    第(3/3)页